中国石化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以教育筑根基,以消费兴产业,以产业带发展,以党建促振兴”,以打造央企帮扶样板为目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石化集团分管领导、负责同志多频次赴定点帮扶县考察调研,大力选派挂职帮扶干部,推进乡村振兴职能职责平稳过渡,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2024年,召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中国石化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价值链提升,产业更有奔头。以“全链条融合”推动产业升级,打造东乡藜麦、岳西翠兰、颍上烤鸭蛋、凤凰猕猴桃、泸溪铁骨猪、岳普湖阳光巴扎、泽库牦牛肉、班戈牦牛肉、酉阳茶油等特色产业链JN江南官网,。
科技赋能,产业更有质效。推动东乡县研发生产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与安徽农业大学合作共建岳西县茶产业研究院;与湖南农大、省农科院协作,科技赋能猕猴桃产业,建设的“科技小院”被评为全国首届“最美科技小院”;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在泽库县对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附加产品值持续提升。
融合发展,产业更有活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东乡县、岳西县、凤凰县、泸溪县充分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打造精品旅游项目,规划农文旅线路,聚焦产村融合,打造了一批既有“颜值”又有“产值”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和示范项目。东乡“唐藩云舍”和凤凰“竹山乡居”被评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和全国甲级旅游民宿。
帮扶5万名学生受益。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千余人。帮助近1000名脱贫人口稳定就业。培训专业技术人才和乡村致富带头人8万人次。
提升培训精度,加强人才培育。安徽岳西县、湖南泸溪县、泽库县培养技能人才。在东乡县中国石化党员教育基地开展教育培训,在酉阳县开展“外出学习+本土创业”专业培训。
拓宽政策广度,推进就业发展。在岳西与受援县合作建设“乡村振兴加能站”,帮助受援县稳定就业。在岳普湖建设大巴扎项目,带动当地群众就业百余人。
精耕帮扶深度,提升办学质量。泽库县第一民族中学2024年度高考成绩一本上线率位居黄南州第一,重点支持的“女子春蕾班”本科上线%,创历史最佳。班戈县中学2024年度中考成绩稳步提升。
70家企业54个党支部参与结对共建,与59所受援学校开展了党建共建结对,构筑党员干部责任链条,构筑“挂职干部监督指导、乡镇领导具体推进、驻村帮扶”的党员干部担当链条。
党建共建优势转换。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直属企业先进党支部与结对帮扶学校开展党建共建,助力受援学校办学水平实现稳固提升。岳普湖县阿其克乡初级中学“内高班”录取率连续两年位居全县第一。东乡县石化中学2024年中考成绩创最好水平,成为东乡县最好的中学。
党建融合优势产业。把党建融合产业发展作为带动乡村振兴、助农增收的主要举措,打造富民产业。签订产业链党建共建发展合作协议,助力打造高品质产业链。
党建引领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岳西县来榜镇横河村、泸溪县浦市镇五果溜村、凤凰县麻冲乡竹山村被评为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系统内800余人次党员干部,赴帮扶县开展职工疗休养和红色教育,有效提升帮扶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把“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在东乡县举办“新征程大讲堂”系列活动,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水文化体验馆、东乡刺绣体验馆等体验点。
在岳普湖县定期开展法制培训,建设民族一家亲活动广场。在泸溪县建设图书馆、青少年教育基地。在凤凰县建设山江苗族博物馆。在酉阳县打造党群服务中心、科技馆。在泽库县打造示范村党建宣传角。不断增进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打造文明示范乡村。东乡布楞沟村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全国文明示范村。凤凰古城被评为5A级景区、凤凰县菖蒲塘村、竹山村被评为全国文明示范村、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在泽库县打造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在泸溪县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在凤凰县开发建成麻冲乡“竹山乡居”民宿项目。在酉阳县打造农文旅项目。
推动产业与生态融合。投资1.2亿元开发茶光互补新能源项目,助力岳西规划建设山区观光铁路,建成茶叶小镇、民宿等特色旅游开发项目。推进新疆岳普湖达瓦昆沙漠公益林项目。
牢记习“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的殷切嘱托,不断加大投入,全面激活振兴动力。
牢记习“找准发展路子,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有脱贫致富信心”的重要指示,综合施策,推进产业发展。
在东乡投入1.3亿元建成藜麦产业园,形成“全链条”帮扶模式,发展精深加工产业,成功构建“四位一体”式矩阵链条,强化产销对接,带动近8000户群众增收。
牢记习“让孩子好好读书”的重要指示,助推人才振兴,为东乡发展注入活力。
进一步配强挂职人员力量,进一步改善东乡办学条件,重点对东乡9所中小学校进行帮扶,帮扶学校学生数量持续增加,学生成绩大幅提升,东乡石化中学成为东乡乃至临夏州知名学校。
牢记习“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的重要指示,党建引领,强化东乡治理质效。
建成“中国石化党员教育基地”,打造党员培训基地并挂牌东乡县乡村振兴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办好“新征程大讲堂”等系列培训讲座,加强政策宣讲,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增进百姓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牢记习“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指示,迭代升级,打造和美乡村新图景。
对布楞沟村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打造农耕文化体验区、水文化体验馆、东乡刺绣体验馆等体验点,把布楞沟村打造成为以教育培训、民俗文化、住宿餐饮、红色商旅休闲为一体的新农村。
对外发挥集团影响力优势,制定印发结对帮扶制度文件,重点涵盖校园、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全方位实施帮扶。
统筹企业内外部资源,动员65家直属单位与59所受援学校开展结对帮扶,形成长效帮扶机制,高质量帮扶。
学生层面,为困难学生直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近500万元,组织研学活动,参与学生超千人。
教师层面,引进清华附中、北师大附中、上海傅雷中学、山东东营一中等名校教育资源,同步开展教研活动,互派教师驻校交流,点面结合开展师资培训、赴名校跟岗培训、百余位名师为受援学校送教。
开展“一企帮一校”结对,稳步有序开展教育帮扶工作。开展“一校牵一校”结对,以市场化方式引入名校名师作为“姊妹校”培训乡村学校师资。
开展“一师带一徒”结对,33所学校建立“一对一”名师带徒442对,17所学校676名教师与姊妹校共同开展教研课题。
开展“一员帮一童”结对,深化石化伴学应用,进一步发挥好驻校志愿者、姊妹校助学、专项捐助、手拉手结对等作用,伴学助学2747人,助学集体648个。
在“原料端”建有东乡藜麦、岳西翠兰绿色食品标。在“加工端”培育颍上县龙耕产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在“技术端”建成东乡藜麦、岳西翠兰、凤凰猕猴桃等农产品科技创新研究。
加大颍上县烤鸭蛋、酉阳县茶油的推广力度,拓宽销售渠道。延深凤凰县猕猴桃与泸溪县铁骨猪产业链条,加快品牌特色培育。做好泽库县耗牛肉冷链运营与精加工产业品牌推广。
成功塑造了东乡县“藜之香”、岳西县“翠兰”、岳普湖县“阳光巴扎”、泽库县“泽优牧品”等产品品牌,扩大农产品区域品牌影响力。
积极参加消费帮扶兴农周、迎春行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活动,高水平圆满举办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贵州贵阳)暨中石化第七届易享节活动,现场签订采购意向书、采购帮销达6.5亿元JN江南官网,。
积极参加央企消费帮扶兴农周活动,东乡县“藜之香”藜麦10.55万件,274.28万元成为单品销售量、销售额双料冠军,活动期间采购与帮销金额在中央企业中名列前茅。
同时,持续发挥中国石化消费帮扶的渠道优势、营销优势、数据优势、线上优势、品牌优势,提升产品知名度,让优质的乡村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江南体育官网,江南体育官网,江南体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