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父母成长营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成长营课程目的地必须先经过我们的实地调研体验之后才能作为课程基地。达不到我们的标准,新父母成长营是不会带家长和孩子去的!为确定暑假的成长营课程目的地,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应邀也是慕名去了彩云之南的大理石门关世界地质公园!
2025年2月10日到14日,我们乘机去云南大理石门关世界地质公园实地考察暑期夏令营的基地。大理我去了多次,但石门关世界地质公园我是第一次去!去到之后,我完全被征服了,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震撼的研学基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给我们极大的视觉冲击。
我一直在想,石门关景区的打造背后一定有高人,并且这个高人不是一般的高江南体育官网,,而是特别有水平的高人!果然,我们找到了这个高人。这个高人就在我撰写的9篇实地探访笔记中,大家快看看吧。
我们是怀着很大的期待去大理石门关的!从早上8点坐车到下午7点抵达,几乎用了11个小时在路上奔波,腰都坐疼了,但这一切辛苦都值得!
2月10日早上8点,我们从华中师范大学东门打的去武汉天河机场,赶11点飞往昆明的航班。在机场吃了一碗面,等了几十分钟就登机了。坐飞机是很不舒服的,因为不像高铁可以随便走动,座位又狭窄,所以我出行首选高铁,但到大理高铁太慢了,只能选择飞机。一点多抵达昆明机场,荷马艺术的一个老师开车接我们,然后又带上何总一起开车走高速去大理石门关。
昆明到大理的高速不好走,都是山路,弯道很多,速度上不去,一百左右。所以三百多公里的路程差不多走了5个小时,7点才到石门关景区。丽娟妹妹、郎书记、石关门姚总、苗总、张总等都在石门关云上酒店大堂里等着我们。
办理入住后,我们就去吃晚饭。没想到,石门关景区自己的餐厅做的菜这么好吃!每一道菜都好吃,食材也好,味道也好,厨师的水平很高,让我们惊叹!这不愧是一个好地方,留人先留住胃。
饭后,我们一起去石门关景区入口看夜景。步行向上,一排房子,各种小店,都有特色,展示了大理漾濞县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石门关很用心,一切都是为了游客!
最让我们震撼的是石门关景区入口的夜景设计!石门关两侧的高山之上全部都是一闪一闪的星星,星河灿烂,令人遐想。最绝妙的是,月亮从两扇打开的石门中升起,挂在天上,与星空星河交相辉映,完美组成一幅惊世绝伦的明月星河图。
不知道这是谁的创意,高手!姚总说,石门关入口两边山上安装了太阳能灯,晚上就亮起来,就是星河美景。
看到这样的星河景色,一路的奔波劳苦顿时烟消云散,一切辛苦都值得!这一切都源于石门关景区的缔造者——吉小冬!
一夜休息很好,第二天(2025年2月11日)早上自助餐之后,姚总、苗总带着我们一起向石门关国家地质公园进发。一圈走下来,3个多小时,我只能用“神奇”和“震撼”来形容。新父母一定要推荐给全世界的孩子和家长,都来神奇的石门关国家地质公园看一看。
石门关国家地质公园几乎是5步一“惊”10步一“叹”,因为大自然的恩赐,再加上景区缔造者吉小冬的智慧,这里可谓是“鬼斧神工”和“巧夺天工”。前者是大自然的力量,后者是吉小冬团队的智慧。
天然大峡谷:石门关位于大理苍山西坡的漾濞县,是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苍洱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形似巨型“V”字的天然大峡谷,周围巉岩壁立,峡谷深邃,谷地溪流湍急,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石门奇观:关口两座陡峭的山峰拔地而起,绝壁对峙,犹如一扇推开的巨门,石门关因此而得名。这一独特的地理景观让人叹为观止。从远处看,我认为石门关更像一本打开的大书,孩子走进石门关,就如同走进了一个知识的殿堂,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各个学科门类的知识,尽在其中。
神奇瀑布群:石门关内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七叠水”瀑布群,瀑布紧贴着笔直的山崖飞泻而下,水声轰鸣,气势磅礴。在丰水季节,水帘瀑宽达一丈许江南体育官网,,溅起无数浪花,非常壮观。
神奇的温泉:景区内竟然还有氤氲天然露天温泉,泡在热气腾腾的温泉里,周围是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清幽脱俗,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
植被丰富:石门关景区内植被茂盛,每逢盛夏时节,石门关、石崖上、清泉边,兰花、杜鹃、映山红等竞相开放,满山馨香。
古代交通要道:大理苍山石门关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博南古道、盐米古道及滇缅公路的必经要隘。
古代战场:在南诏、大理国时期,石门关是重要的战略要道。元军统帅忽必烈就是从石门关翻越苍山攻灭大理国的。
文人墨客留迹: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登临此地,明代状元杨升庵也留下了著名诗句:“为爱石门关,归途日已斜;隔江闻犬吠,灯火两三家。”
玻璃栈道:景区内规划有高空栈道和旅游客运索道等现代化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游览体验。尤其是高空玻璃栈道,我这个不恐高的人走在上面两腿直打哆嗦,抖个不停。
七彩水帘瀑布:在高空栈道的最高点,有个圆形观景台,这个设计非常巧妙。观景台周边向下喷射水柱,在太阳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特别好看。这里也是一个网红景点,到过石门关的都要在这里拍个照。
吃喝玩乐购:走进石门关,吃喝玩乐购,一网打尽,应有尽有。景区还设有酒店、餐厅、游客中心、特色产品展示区、旅游景观公路以及配套的服务设施江南体育官网,,能够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
总之,大理石门关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其神奇之处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地理景观和丰富的自然景观,还在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的旅游设施。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大理石门关国家地质公园的独特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探访。因此,我也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新父母团队推荐给全国的孩子和家长!
到石门关之后,大家一直在给我们推荐云上村庄,这个地方一定要去看看,如何如何。云上村庄,光听听名字,就令人遐想。2025年2曰11日下午,我们乘车前往,果然名不虚传。云上村庄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只要来到这里,你一定会爱上她!
而云上村庄的横空出世也与吉小冬分不开!在他的鼎力支持下,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神仙村,成为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去了云上村庄,就如同走进了云端之上的世外桃源。云上村庄位于大理漾濞县苍山西坡腹地,海拔在1600至2200米之间,常年云雾缭绕,仿佛坐落于云端之上,给人以神秘和幽静之感。
云上村庄最著名的就是万亩核桃林环绕。云上村庄被600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核桃树环绕,其中还包括一棵有1160年历史的核桃神树,构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走进村子的一个景观就是千年核桃树,每个人都会在这棵树前面拍照留念。在这棵树的旁边是一个祠堂,名为核桃祠堂,这真让人惊叹。为核桃专门建了一个祠堂,全国找不到第二个。因为漾濞县是中国核桃之乡,而云上村庄又遍布百年以上的古核桃树。
在村长家改造后的院子里,有几棵三百年以上的古核桃树。在其中的一棵树干上,核桃皮裂开了,里面有一个掉落的核桃,我如获至宝,取下后一直拿在手中,再也舍不得丢下。我把这个核桃当作了护身符,每天都带着。我相信这个核桃会给我带来好运。因为喜欢,我们也花两千元认领了一棵三百年以上的古核桃树。
云上村庄还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居住着彝、汉、白、傣、傈僳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5.04%,形成了多元的文化氛围。因此,云上村庄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展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
云上村庄打造了很多富有文化意蕴的景点。比如云上之恋主题纪念花园,位于村庄中央,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园区,每个园区都有独特的花卉景观,如春园的樱花、夏园的绣球花、秋园的银杏和鼠尾草、冬园的杜鹃和山茶等。
还有观鸟塘,为游客提供了观赏苍山鸟类的机会,苍山鸟类多达286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等珍稀鸟类。此外,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如刚好遇到云上村庄的民俗活动,可以参与其中,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云上村庄的设施特别好,拥有半山酒店和民宿客栈,提供高品质的住宿体验,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村庄内设有美食餐厅,提供当地特色美食如核桃蘸蜂蜜、炒核桃花、炖土鸡等,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了解当地的饮食文化。
云上村庄是一个到了就不就想走的地方。无论是想要远离喧嚣、寻找宁静的游客,还是想要了解当地文化和风俗习惯的旅行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收获。
而我们要做青少年研学课程,这里就是一个宝地,有很多课程可以开发。孩子们,跟着新父母,到云上村庄开启千年古核桃探秘之旅。正如核桃能让人健康聪明一样,到了云上村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变得更健康更聪明,因为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核桃加持赋能。
无论你从哪里来,无论有多远的路程,到了大理石门关,只需要做一件事,一路的奔波疲惫全消,这就是大理石门关的一绝——温泉!
为什么我称之为“一绝”,因为这里的温泉非常神奇,跟其他很多地方的温泉都不一样。
首先,石门关温泉是能给人带来视觉震撼的温泉!石门关温泉位于大理苍山石门关景区内,相对较为隐秘,为客人提供了一个宁静舒适的泡汤环境。最神奇的是,客人在温泉中泡汤时,抬头即可欣赏到雄伟的石门关,转身还能俯瞰苍山西侧的山群,这种直接仰望山巅的泡汤体验独特而壮丽。
其次,石门关温泉的神奇水质与功效!石门关温泉的泉水源自地下360米,是天然硫磺碳酸混合泉,这种泉水在大理地区是独一无二的。温泉水中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肌肤有很好的保养作用。同时,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还有助于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具有美容养颜的神奇功效。
第三,高端大气温馨舒适的温泉设施与住宿体验!石门关温泉区设有主池、高温池和中温池等多种泡池供大家选择,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除了露天泡池外,石门关温泉度假酒店的房间内还设有独立私密的泡池,让游客在享受温泉的同时,也能拥有宁静舒适的住宿体验。酒店提供多种房型供客人选择,包括阁楼山居大床房、豪华山居双床房和星空大床房等,每个房间都独具特色,让客人在旅途中感受到不同的惊喜。
第四,不一样的文化体验!石门关温泉周边设有网球场、健身房、瑜伽馆等娱乐设施,客人在享受温泉之余,还能进行多种娱乐活动。此外,温泉周边餐厅还提供彝家烤全羊、核桃大餐等当地特色美食,客人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理地区的民族文化魅力。
总之,大理石门关温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温泉水质、多样的泡池与住宿选择以及丰富的周边娱乐与文化体验而备受客人青睐。在这里,大家可以尽情享受温泉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同时领略大自然的壮丽风光和当地的民族文化魅力。
2025年2月12日,在大理石门关景区姚总、张总的陪同下,我们一行乘车前往巍山古城参观。
巍山古城是一个神奇之地,非常值得家长和孩子前往体验!巍山古城是历史上“南诏国”的发祥地,这一历史背景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价值。始建于元代的巍山古城,明代改为砖城,至今风采依然。古城内的建筑和街道都保留了明清时期的风格,走在古城里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
巍山古城是井字结构。航拍下的巍山古城以拱辰楼为中心,呈标准的井字结构建设,建筑物星罗棋布,布局严谨而富有韵律感。古城内拥有众多古建筑,如拱辰楼、星拱楼、文庙、等觉寺等,这些建筑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风格独特,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JN江南官网,
巍山古城位于云南西部哀牢山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自然风光秀丽。古城气候属于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如春,有着“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使得这里植被丰富,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
巍山古城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还有着多彩的民俗风情。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当地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手工艺,如扎染、手工制香等。古城内的小吃丰富多样,如巍山扒肉饵丝、一品南诏小卷粉、合心合意糕等,这些小吃不仅口感独特,而且价格亲民,是大家不可错过的美食体验。
但我要在这里给古城群力小学的三个小学生写一封感谢信。这三个孩子的名字分别叫左宇程、字庆洋、王瑾萱。他们都是群力小学六年级的孩子,马上升初中。这三个孩子都非常优秀,他们是南诏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南诏博物馆公开面向学校招募,然后孩子们自己报名参加。博物馆会进行一个讲解培训,但要讲好主要靠自己的知识积累和对文物古迹历史的爱好研究。
这三个孩子喜爱历史,其中左宇程读了几十本历史书,对南诏博物馆各个展陈文物非常熟悉。字庆洋口才特别好,讲解清晰,声音也好听,非常精彩。王瑾萱讲的也好,对南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了如指掌。这三个孩子长大不得了,关键是能抽出宝贵的时间在南诏博物馆为大家服务,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难能可贵,值得表扬。在他们三个的引导和讲解下,我们的参观非常顺利,并且学到了很多知识,大开眼界。
我边参观边给三个孩子聊天,询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打算,包括他们学校和班级的一些情况。我重点问的是将来想考哪个大学,因为我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也是做亲子教育和研学教育的,所以对孩子们的梦想很关注。左宇程的梦想是考上北京邮电大学,字庆洋的梦想是考上华中师范大学,王瑾萱的梦想是考上国防科技大学。
我听完他们的梦想大学,立马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这三所大学都是国内各领域的顶尖大学,他们能有这样的目标和梦想了不起。我鼓励他们说,只要有梦想,努力去争取,就有可能实现。我还给他们约定:六年之后,他们高考结束收到各自理想大学的通知书,我会奖励给他们每人一支北大钢笔,因为我儿子在北大读博士,可以到北大文创店购买北大的钢笔。
在博物馆门口的签名簿上,我专门给他们三个写了感谢的话,当时忘记写我的名字了。如图:
华中师范大学与大理喜洲有着深厚情缘!两者的情缘从抗战时期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段情缘主要源于华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前身之一)在抗战时期的西迁办学经历。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1938年,随着武汉会战打响,华中大学(当时位于湖北武汉)迫于形势开始辗转迁校办学。经过长途艰难跋涉,华中大学师生于1939年3月16日抵达大理喜洲。在喜洲大慈寺等地点紧张筹备后,于同年5月1日正式开学。
华中大学在喜洲期间,利用大慈寺、奇观堂、张氏宗祠等房舍作为教学和生活设施。其中,奇观堂被用作图书馆,大慈寺大殿则成为学校礼堂和教室。华中大学在喜洲设置了文学院、理学院、教育学院等“三院”,以及中文、外文、历史、经济、物理、化学、生物、教育等“八系”。
在喜洲期间,华中大学的师生在艰苦的条件下刻苦钻研、潜心教学,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例如,物理系拼装了云南西部第一套发电系统,化学系改进了当地蓝靛染料的提取工艺并引进了制革技术,生物系则开展了对苍山、洱海动植物的研究并制作了大量动植物标本。此外,多位学者还撰写了关于白族文化、西南边疆历史等方面的学术论著。
华中大学西迁喜洲后,受到了以严子珍、董澄农等喜洲商帮为代表的社会名流热忱欢迎和支持。他们不仅资助了学校搬迁的路费,还动员村民腾出房舍供学校使用,为华中大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喜洲办学期间,华中大学与当地的文化进行了深度融合。学校开展了多种社团活动,如国文学会、英文学会等,并创办了《苍洱半月刊》等期刊。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课余生活,也促进了与当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抗战胜利后,华中大学返回武昌。但新中国成立后,以华中大学为主体的华中师范学院(后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与大理市保持了多次互访和合作。例如,2008年在大理二中(原喜洲五台中学)落成了“华中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2016年在喜洲大慈寺内设立了“华中大学西迁纪念馆”,并于2017年正式开馆。此外,华中师范大学还与大理市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大理二中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大理附中,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与大理喜洲的情缘是一段充满历史厚重感和文化交融的佳话。这段情缘不仅见证了华中大学在抗战时期的艰苦办学经历,也彰显了当地社会名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支持。同时,这段情缘也为华中师范大学与大理市之间的后续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带着这种对历史和前辈的敬畏,2025年2月13日,我们一行六人乘车抵达大理喜洲华中师范大学大理附中,校长杨锡平和校办主任何红康热情接待了我们。两人带领我们先参观了大理附中校园和校园内的华中大学西迁办学纪念碑,然后又带我们去了华中大学西迁纪念馆。
每到一处,无论是前辈学者还是历史事件都非常震撼,让我们每个人肃然起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华中大学为喜洲为大理为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保留了文明的火种,延续了大学的文脉,功德无量!我们带领孩子和家长到大理喜洲寻访学习这段历史,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在这里,我们也给喜洲镇政府提点意见,希望他们能够真正重视华中大学西迁纪念馆的建设和维护,因为是今年前打造的,很多资料和展陈内容没有更新,有点遗憾。但愿我们暑假再去参观,能够全新亮相,给全国的家长和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
2025年2曰13日,在华中师范大学大理附中严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喜洲古镇的街道和著名文化景点严家大院博物馆。今天我就重点介绍一下这座神奇的严家大院——云南白族建筑文化的瑰宝!
严家大院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是云南首富严子珍的宅邸。严子珍以茶叶生意起家,发明了沱茶,解决了茶叶运输发霉的问题,并通过茶马古道远销海外,积累了巨额财富。这座宅邸不仅彰显了严家的财富和地位,也见证了喜洲古镇在民国时期工商业的繁荣。
严家大院占地约2478平方米,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大院拥有青瓦白墙、一进四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和“走马串角楼”等特色建筑格局。前四院相连为一个整体,后一院为花园式别墅,周筑围墙,西北侧留一门道通第四院。总大门在第一院北侧,入大门有长32米、宽约3米深巷,前二院的两座大门和后三院的一座大门,均与此门巷相连。整个大院布局紧凑而精致,展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大院内的浮雕墙、房外的石阶、房内的墙壁以及日常使用的隔断和家具上,都刻有精美的飞禽走兽和花鸟等图案,使得整个室内环境显得典雅而精致。
严家大院堪称白族建筑文化的瑰宝。作为白族民居建筑的代表,严家大院不仅展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技艺和审美观念,也传承了白族的历史和文化。这座大院见证了严子珍从一贫如洗到富甲一方的心路历程,也记录了喜洲古镇在民国时期工商业的繁荣历史。JN江南官网,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云南的历史和文化。
严子珍作为严家大院的主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从小生活艰辛,却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晚清时期以一万白银创立了永昌祥商号,并发明了沱茶,解决了茶叶运输发霉的问题。他的成功不仅为严家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地位,也为喜洲古镇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令人敬佩的是严子珍对当地教育文化事业的杰出贡献。他带头支持华中大学西迁办学,为师生西迁提供路费。师生到达喜洲古镇后,严子珍不仅出钱出力,而且发动其他富商捐资帮助华中大学在喜洲办学。所以,严子珍是一个爱家乡爱国家的民族资本家,永远值得后人尊敬!
不到下关沱茶博物馆不知道大理茶叶和茶文化这么厉害,非常值得家长和孩子一去!2025年2月13日,我们一行慕名前往下关沱茶博物馆参观体验,里面的宝贝可真多啊。
下关沱茶创制已逾百年,茶马古道的悠悠岁月中,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产品、机具、图片等珍贵实物,构成了一部生动的下关沱茶历史画卷。为拓展下关沱茶品牌内涵,传承和弘扬下关沱茶文化,云南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于2006年3月投资建造了这座博物馆。
博物馆共设5个展厅和一个多媒体报告厅。馆内展出了下关沱茶在一百余年发展历程中的图片、影像资料、实物共630余件,完整展示了下关沱茶的百年历史。这些藏品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产品、机具、图片等珍贵实物,生动地再现了下关沱茶的发展历程和茶文化。
大理沱茶博物馆是传承和弘扬下关沱茶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展示和宣传下关沱茶的历史和文化,增强了人们对茶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示平台,还是一个教育基地。通过参观博物馆,人们可以学习到关于茶叶种植、加工、品鉴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对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馆内,参观者可以沉浸式体验下关沱茶的制作技艺,学习茶道礼仪,感受百年沱茶的历史韵味。同时,博物馆还提供了丰富的茶文化活动和互动体验项目,如茶艺表演、茶叶品鉴等,让参观者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茶文化。
下关沱茶博物馆里的宝贝丰富多样,每一件都承载着下关沱茶的历史与文化。博物馆内展示了从下关沱茶创制初期到现代的各种沱茶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反映了下关沱茶的制作技艺和风格变化,还见证了茶马古道上茶叶贸易的繁荣。如90年代中期铁饼、大红运等经典沱茶藏品,这些茶叶品质上乘,口感独特,是下关沱茶中的佼佼者。它们的展示不仅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欣赏到这些珍贵的茶叶,还能感受到下关沱茶的历史韵味。
博物馆内陈列了传统的制茶机具,如石磨、木槌等。这些机具是下关沱茶制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的展示让参观者能够了解到传统制茶工艺的复杂性和精湛性。博物馆还展示了各种精美的茶具,如茶壶、茶杯等。这些茶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博物馆内收藏了昔日马帮使用过的物件,如马灯、头骡挂铃、马鞍等。这些物件见证了茶马古道上马帮的艰辛与坚韧,也反映了当时茶叶贸易的繁荣景象。
博物馆内展示了用冰岛更原始的树种(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制作的冰岛古树沱茶。这种茶叶品质上乘,口感独特,是下关沱茶中的珍品之一。博物馆还提供了各种与下关沱茶相关的纪念品,如茶叶罐、茶具套装等。这些纪念品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还能让参观者将下关沱茶的文化带回家中。
2025年2曰10日到14日,五天四晚的行程安排,每天从早到晚都有看不完的东西,每一给地方都带给我们惊喜和震撼!大理石关门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全国青少年研学基地的标杆,当之无愧!而这个标杆的缔造者——吉小冬更是一个传奇人物,值得家长和孩子们了解学习!
我们在大理石门关的考察的几天里,跟吉小冬董事长见面的机会不多,因为他很忙,各种人物要接待,各种事情要处理,因为他不仅是大理石门关景区的董事长,也是全国工商联旅游商会的会长。虽然只有几次短短的会谈聊天,但我们对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吃饭,不管是什么,他的碗里盘里从来都是光光的,一粒粮食都不带浪费的。有次在外面餐馆吃饭,剩下的菜肴很多,他竟然全部打包带走了,一点都不浪费粮食。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剩下的主食半盆面片也打包带走了。我这可是第一次见!一个大老总,竟然这么珍惜粮食,吉小冬为所有人做出了榜样!
通过聊天,没想到我们还有交集。他刚刚大学毕业后工作地点在武汉某个大学当老师,每次都要经过我们华中师范大学乘坐公交车,这真是很奇妙的缘分。他在武汉当大学老师四年,对华中师范大学非常熟悉了解。所以,这次我们到石门关彼此都感觉很亲切。这是一种天然的情感联系!
当过大学老师四年后吉小冬就辞职下海了,从事过图书出版和电讯行业,积累了第一桶金。1996年,他去云南大理旅行时,萌生了投身文旅行业的念头。大理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苍山洱海以及灿烂多样的民族文化,让他看到了旅游业的巨大潜力。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旅游业的“拓荒”之中,成为中国最早一批在云南大理、丽江投资旅游的企业家之一。
听陪同我们的姚总说,大理苍山上的第一条旅游索道就是吉小冬打造的,敢为天下先,为大理旅游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吉小冬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始终秉持着生态保护的理念。他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为代价。因此,他在项目开发前会进行大规模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并邀请中科院等权威机构参与。例如,在开发云南苍山石门关项目时,他发现了《苍山植物志》里没有的14个植物新物种,并采取了各种技术手段来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此外,吉小冬还注重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比如漾濞云山村庄的打造,他投巨资让这个不通公路的小山村成为一个网红旅游村。他旗下的企业通过“供养古核桃树”项目,鼓励村民开农家乐和客栈,带动了周边村落的经济发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
吉小冬不仅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还担任了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会长等社会职务。他致力于推动旅业的健康发展,为会员企业多做事情,服务好会员企业,并努力为行业树立形象。他的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赢得了众多的社会荣誉与声望。
令人敬佩的是,吉小冬在旅游开发中坚持长期主义的理念,他认为旅游产品的成长和成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并且需要企业坚持长期投入。他强调,旅游是一个可以带动经济综合发展的行业,是一个富民的产业、拉动消费的产业、高就业产业,因此要注重解决当地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并吸引更多的城市人流到乡镇去休闲度假旅游。他打造的石门关景区工作人员300多人,一半以上是当地的村民。
吉小冬对文化旅游产业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文化旅游产业不乏优秀的产品,但很多产品缺乏后劲,在抄袭、竞争常态化中热度很快消散。因此,他强调要重视产品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创新个性化、品质化和多元化的体验。他还提出将休闲用品产业的定位扩展为“户外运动休闲文旅”,与“文旅康养体”场景深度融合,赋能打通上下游供应链,构筑品牌培育生态圈和创新协作产业链。
大家都说,吉小冬是一位在旅游业界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通过跟他接触,确实如此!他以生态保护为理念,致力于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居民脱贫致富。
吉小冬的成功经验和深刻见解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通过观察了解,吉小冬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企业家,因为在他身上有三大情怀,一是人文情怀,二是教育情怀,三是家国情怀。
(作者党波涛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学校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华大新父母教育研究院院长、新父母在线创办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