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记者 常晓姣)近日,中国网记者专程走访了云南大益集团、大益爱心基金会、大益集团勐海茶厂、大益布朗山和巴达山万亩有机茶园,与大益集团董事长、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张亚峰女士和大益集团、大益爱心基金会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访谈交流,探寻这个优秀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稳步前进的奥秘,感受大益人“茶有大益”的文化氛围和“爱有大益”的家国情怀。
2022年4月29日,大益集团董事长、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张亚峰女士,来到勐海布朗茶山进行走访调研,为180多位茶农子女带来各种益智玩具及学习用品。放眼望去,春光正好,万亩茶园一片葱绿,茶农们星星点点散布在这绿色的茶海中忙碌着。
茶农们见到张亚峰十分欣喜,他们热情地邀请张亚峰一行到家中做客。可一到茶农家中,看到他们的居住环境,张亚峰的脸色慢慢变得严峻起来:竹篱笆做墙,瓦楞板搭起来做屋顶,泥土地上散乱地堆放着各种家什杂物,屋内黑漆漆的见不到阳光。张亚峰心中不是滋味,她当即向随行的大益爱心基金会秘书长高云飞交代:“要为茶农盖新屋,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这是大益进行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钱,从大益爱心基金会出。”
张亚峰触景生情、油然而生的想法,通过大益爱心基金会的推动,成为大益集团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工程。新房子面积要有120平方米以上、新建的厕所要达标排放、道路要铺设到家门口、水、电安装要入地。原本6万块钱一栋楼的预算,一项项加起来变成了10多万。预算报上去,张亚峰没有犹豫,她要求,茶农新居项目作为大益集团、大益爱心基金会乡村振兴行动的系统工程,要做彻底、做完善。于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建设方案产生了,大益爱心基金会将在3年内投入不低于4000万元建设茶农新居,将布朗山乡、西定乡住房条件较差的267户茶农的居住环境,进行彻底改善。
时隔一年,大益乡村振兴行动茶农新居建设第一、二期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62户茶农欢天喜地搬入两层的新楼房。屋内窗明几净、装饰一新,与城市里规划建设的居民楼别无二致。随即紧锣密鼓开展的第三期工程又迅速展开。与此同时,大益乡村振兴行动获得云南省“万企兴万村典型项目”荣誉称号。
高云飞秘书长在谈到茶农新居建设时,感慨良多。他说:“茶农新居建成,不仅使茶农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习惯、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追求。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将新房子交给茶农住,更有意义的是我们进行了一项塑造新一代茶农的育人工程。在大益勐海茶厂的帮扶下,受助的茶农早已脱贫,他们家家有摩托车,有的还开上了汽车,但因为传统因素、习惯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从居住环境到生活方式与时代发展没有同步。过去他们的居住环境简陋,生活方式简单,采完茶拿到钱,房前地头摘把青菜、挖棵竹笋,火塘里随便一煮,蘸上盐巴辣子就吃,端起酒来就喝,喝完躺下就睡,生活状态简单枯燥。现在他们搬进新屋,有卫生间、有厨房、有卧室、有电视、有网络接入,他们的生活方式变得更加文明现代,行为习惯自然而然就规范了,他们获得外界的信息渠道在一间屋子里变宽变广,茶农们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这种变化更让人感到欣喜,也让我们感受到大益对茶农的爱心付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虽然大益爱心基金会是2007年才设立的,但在交流中我们获悉,大益人一直以来就有注重公益、奉献爱心、回报社会的好传统。近20年来,大益出资建立的希望小学达41所,遍布茶马古道和红军长征沿线多个省份。当初在大益希望小学上学的孩子们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现在有的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成为栋梁之才,有的已经为人父母,还有的正在大学学习。
“嘉木成林,善叶弥香”。多年以来,大益爱心基金会开展了多元化、系列化的爱心公益事业,包括:开展脱贫助学希望工程的学校建设,累计捐助援建希望学校40余所。开展大学公益,在全国高校资助建立非营利性大学生公益组织“青年益工社”,以大学生能力建设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助力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全国100多所高校捐资建立“大益爱心茶室”,成为数十万大学生传递爱心,开展公益实践,进行茶文化体验的平台。开展茶人公益活动,建立益工同盟和青年益工社、设立大益青少年茶道艺术中心、开展乡村阅读计划等。
2023年6月22日下午,第五期大益优秀国际学生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云南大学青年茶庭举行,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云南大学校董张亚峰女士为来自泰国、老挝、孟加拉国等南亚、东南亚多个国家地区的22名云南大学优秀留学生颁奖。张亚峰表示,“茶道与师道相通,均是以人为本,培育的是仁爱之心。希望国际留学生们铭记云大百年校训‘会泽百家、致公天下’,争做知华、友华、爱华的新时代国际优秀青年。”自2021年起,大益爱心基金会设立“大益优秀国际学生奖学金”,奖励东南亚、南亚地区在滇8所高校优秀留学生,每位学生每学期奖励5000元。2022年,大益再次加大奖励力度,在暨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4所省外高校设立“大益优秀国际学生奖学金”,奖学金总规模更扩大到每年150万元。截至目前,该奖学金已颁发5期,共626位优秀国际留学生获奖。
大益不仅对外传递爱心,对内同样进行爱心公益的思想建设和行为培养。大益集团在涉及全领域的所有大益人群中开展“益工同盟”活动,号召每人每年20小时的公益实践时间,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现在,从大益集团的职工,到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大益体系内合计数万人,每人每年都在坚持做公益。大益爱心基金会设立了“大益家人”小程序,供所有大益人进行公益活动内容、时间的登记,让每个人做的每一件益工奉献,都能够有记录、有展现。在大益,爱心公益事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实在每一个人身上的具体行动。
从捐助建设41所希望小学,到大益爱心茶室、优秀留学生奖学金,从青年益工社到茶农新居建设,大益爱心公益的所作所为就像一颗颗星星闪烁着光芒。数十年来,大益人始终在公益之路上寻道、凝练、提升,爱有大益的家国情怀早已融入大益人血脉之中。
2023年9月5日晚,记者走访期间,恰逢“情深益浓悦品秋韵”茶会在勐海茶厂举办。张亚峰董事长邀请战略合作伙伴深圳报业集团的领导一同出席,与大益经销商代表、媒体记者、茶界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南国秋韵”大益普洱茶首发。随后,“南国秋韵”在全国2000多家大益茶专卖店开始销售。“南国秋韵”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益茶制作技艺”,精选澜沧江流域5年陈优质谷花茶为原料精制而成,茶汤入口花香萦绕、香韵绵长,代表了大益普洱生茶典型的制作工艺,是大益近年来在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突破性的代表作。
大益爱心基金会的高云飞秘书长说:“大益爱心基金会可获得大益集团持续的公益资金支持,因此根本不用为公益资金的募集费心,只需专注做好公益项目即可”。他说:“大益能有这样的爱心基金投入,也是需要底气的,这种底气首先来自于大益良好的经营状态,同时也来自于大益人奉献健康、创造和谐、回报社会的经营理念”。
上世纪40年代,勐海茶厂的前身佛海实验茶厂开始建设,首任厂长范和钧和得力助手张石城、殷葆良等人白手起家、齐心协力进行创业。1940年1月23日,殷葆良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90余名工人,千里迢迢徒步一个多月来到勐海,随后,建厂所需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生活资料等,从香港、缅甸、泰国、印度等地通过海陆运输辗转抵达。佛海茶厂建成投产后,以茶叶制品换取外汇,积极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勐海茶厂恢复生产,开启了现代普洱茶的序章。现在存世的经典陈年普洱茶品,绝大部分都出自勐海茶厂。改制后的勐海茶厂,继续担当着普洱茶产业发展引领者、现代普洱茶加工工艺技术发明者和标准制定者的角色,所生产的普洱茶,成为当之无愧的普洱典范。
在勐海茶厂,有两款里程碑式的茶产品于70年代诞生,开创了普洱茶现代生产工艺的先河。对这两款产品,大益人珍爱有加,多年来一直作为“看家茶”持续生产,而在茶界和消费者中,这两款普洱茶名品,则是公认的普洱茶标杆。产品一,是充分体现普洱茶拼配之妙的“7542”生茶,被大益人称之为“取舍的艺术”,采用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拼配工艺,使原本普通而无序的茶叶,在技艺与灵感的碰撞中重新获得了生命,是为拼配生茶标杆。产品二,就是在茶界赫赫有名的“7572”熟茶,被大益人称之为“普洱茶生命的转化与升华”的神奇作品,采用渥堆发酵技术,在湿热环境下,利用微生物和酶的作用,完成晒青毛茶从生到熟的转化,升华了普洱茶的味道。勐海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长期发酵产生的微生物群落,造就了独特的普洱熟茶“大益味”。
历经83年发展,大益集团已经成长为包括勐海茶厂在内、拥有数十家子公司,涵盖茶、水、器、道等全产业链的大型现代化茶企。如果从2004年勐海茶厂进行改制算起,新大益人也已经携手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
如今的勐海茶厂依然保留着几十年前的大部分建筑原貌,所有新建的建筑设施穿插在充满年代感的老厂房、老建筑中,新老厂房错落矗立,厂区内悄然无声,茶自成话,诉说着勐海茶厂的历史,展现着大益集团的现在。
张亚峰董事长在谈到大益茶时,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认为,83岁的大益极好地保留和传承了勐海茶厂优秀的制茶经验,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引进各类人才,注重科技与创新,积极钻研新的技术和科学制茶技艺,为大益能够走在同行业发展前列,为大益与世界茶企竞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张亚峰董事长强调,大益集团“科技兴茶”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位大益人心里,大益的接待室、办公室可以简陋一些,但是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却毫不吝啬,可以说是将钱花在刀刃上。目前,大益的发酵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更新一代技术也在研究中。大益的制茶“机器人”、微生物制茶法等科研成果相继落地,这些都是大益一直领跑茶业市场的关键所在。
岁月荏苒,弹指一挥,大益始终坚持的,就是对普洱茶、对喝茶人、对做茶人的一份真心与真情。也正因如此,大益茶才能以在普洱茶市场的绝对优势和优异的销售业绩,获得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并持续不断地为大益爱心基金会注入公益基金,回馈社会。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以往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在大益茶专卖店出现之前,社会上习惯地把卖茶的称为“茶小二”,把茶馆里的服务人员称为“茶水妹”,把茶园里的农民称为“种茶的”。茶业既没有形成行业概念,也没有形成行业规模,更谈不上茶业文化。但自从大益茶专卖店率先出现在各大城市之后,从门头形象,到店面布置,从服务员着装,到商品陈列,以大益品牌为核心,茶和茶人有了焕然一新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档次”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大益茶专卖店推向市场之前,大益人就对其功能定位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认真的探索,他们认为大益专卖店不仅仅是卖茶的场所,更是一个以茶会友、传播茶文化的载体。对于所有进入专卖店的茶客而言,在大益专卖店喝茶能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各个方面,全方位体验到大益茶的美妙,更能够感受到大益人对茶的尊敬,对茶人的尊敬,对整个茶业的尊敬。在位于勐海茶厂大门一侧的大益馆里,有一个“茶人尊严”厅,走进这个厅,每一位到此的茶友都能深切感受到大益为提升茶行业从业人员的地位,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与付出。
走访期间记者了解到,从2010年大益茶道院设立至今,已培养出3万多名注册大益茶道师,他们服务于茶行业的各个领域,提升了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2023年8月,大益茶道院针对教育系统师资开发的“茶道美育师”课程体系首期培训班在山西晋中成功举办。首批10位大益“茶道美育师”正式诞生,这也是大益茶道院在13年文化研究沉淀积累的基础上,走出的又一条茶道传承拓展之路,标志着新阶段的新课程体系和茶道教育新路程的开始。张亚峰董事长介绍了举办“茶道美育师”培训课程的宗旨,她说:“以茶润心,推动茶道教育,是一代茶人传承民族文化,以茶育人的责任。”茶道美育课程的培训目标是全国教育系统师资,让教师们成为传播茶文化的使者。“茶道美育师”共设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培训内容丰富翔实,涉及六大茶类基础知识和冲泡与品鉴等技能培训;涵盖茶道美学与艺术实践,以及青少年阶段茶道教学方法、茶道授课技巧等课程。大益茶道院将联合全国大益经销商一起行动,以“茶道美育”为切入点,以爱和美的名义,带领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共赴“让天下人尽享一杯茶的美好时光”,真正用一杯茶传递爱、智、美,将茶打造成为健康之饮、唯美之饮、文明之饮和心灵之饮。
大益人把“让世人享受茶之大益”作为自身的使命,这也构成了大益底蕴深厚的茶文化根基。也正因为如此,大益才有自觉的社会担当;大益爱心基金会所从事的乡村振兴事业和其它爱心公益事业,真可谓是建立在这种深厚文化底蕴之上的“爱之大益”。
2022年,张亚峰面对内外部重重困难与巨大的压力,以极大的勇气和超乎寻常的冷静,毅然担当起大益集团掌舵者的责任,带领集团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大益这艘茶业航母稳舵前行。
在大益人看来,在张亚峰这位新任女掌门身上,凝聚着如下可贵特点。第一是担当:从幕后走到前台,不是为了权利和荣耀,更多的是责任、道义和坚守。第二是务实:调整战略,去包袱、减负担、精进主业。第三是勤奋精进:掌舵大益后,对企业、行业和市场,从了解到理解,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为大益后续发展寻求更加广阔的空间。第四是爱心:通过助力乡村振兴,改变茶农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茶农群体的思想认知,使他们的精神追求更上一个台阶,其意义和影响极其深远。第五是视野:具有海外经历,国际视野;亲自参与大益国际业务建设和东南亚茶文化推广,为实现大益成为全球知名的中国茶品牌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大益人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新的掌门人,心里更踏实,干劲更充沛,凝心聚力更坚实。
大益掌门人始终不忘自身的使命与目标,立志成为受全球尊敬的中国企业。在大益人的内心,有着对中国茶未来的憧憬:在将来的某一天,中国茶专卖店如同星巴克、麦当劳一样遍布世界各地。在专卖店进进出出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各个国家、各种肤色的人都能够享受一杯中国茶带给他的美好时光。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大益集团作为中国茶业龙头企业,通过多年的努力,开创了中国普洱茶崭新宏大的局面。在集团新掌门人张亚峰董事长的带领下,大益逐步克服后疫情时期的内外部因素压力,企业内生增长动力不断释放,业绩整体回升向好,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大益默默无闻的用爱心奉献扛起社会责任,倾心于公益事业,倾力于乡村振兴。践行“爱有益、爱有大益”,大益有坚实的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扎实的物质基础和系统的文化构建,来自于植根大益人血脉中的“爱”,来自于大益人的胸怀与志向,来自于大益人的茶国情怀与家国情怀。成为全球著名的中国茶企业,是大益人的美好愿景,更是大益人的坚定追求。大益立足新的起点,在新的征程上必将开创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