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作为中国种茶、制茶和饮茶最早的地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贵州省最早开办茶专业的学校,在守正创新中对黔茶文化进行挖掘、凝练和实践,将黔茶文化融入专业教育,通过创新构建课程体系、搭建实践平台、打造教师团队,为贵州茶产业培育出一批兼具深厚黔茶文化底蕴、精湛专业技能的“黔茶工匠”。
以茶育人,课程为基。学院继承《茶经》中提出“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从贵州茶人坚持生产干净茶、生态茶的高尚追求中提炼出“雅志”的精髓,从多彩的少数民族茶礼茶俗中汲取了“和美”的文化内涵,从茶艺的日常修炼与精彩展演中感悟到“清心”的境界,提出“俭德、精行、雅志、清心、和美”的黔茶文化育人理念。学院将黔茶文化育人理念融入公共基础、专业核心、实践教学等课程中,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融入涉茶专业教育各方面,构建黔茶文化育人模式,使学生能够沉浸式体悟黔茶文化,并将之内化为职业素养、外化为行为表现,培养了一批批具有“艰苦朴素的德行、精益求精的品质、学茶强国的志向、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宁静致远的心境、和谐尚美的态度”的涵养黔茶文化底蕴且多元融合的“黔茶工匠”。近年来,学院开发了“茶文化+”课程200余门,建成全国高等院校茶艺与茶文化教学资源库、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打造“茶叶审评技术”“茶艺师”“茶叶加工”等校级、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优质课程100余门。
多元聚力,多方联动。学院与政行企联动,将黔茶文化与“产学研创训”相互结合,通过打造贵州茶文化博物馆、成立黔茶文化研究中心及都匀毛尖茶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展一月一主题“品茗月”系列活动、建立各类实践平台等举措深化产教融合,肩负起传承弘扬黔茶文化的使命,打破了校内外黔茶文化育人实践壁垒,丰富了黔茶文化育人资源,拓展了黔茶文化实践阵地,拓宽了学生学习实习路径,为黔茶文化育人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坚实支撑。近年来,学院共建立7个产业学院、24个学生岗位历练基地,政校联合开展“都匀毛尖茶技工”培训1万余人次,校企联合开展职业素养培训近10万人次,建成省级高水平茶产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茶艺(国赛项目)贵州省集训基地、茶文化研学基地,成功获批立项“黔茶出山项目”“贵州都匀毛尖茶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省级黔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贵州茶文化博物馆”也在积极筹建中。
欲育良才,必有金师。学院聚焦“师德师风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教育教学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职业技能、教研科研、社会服务”五个维度,通过“内化、转化和固化”三个阶段,聘请茶文化大师、茶科研专家等校外专家,采取校内教师为主、校外专家为辅的模式,共同推进团体标准融入、实践指导教学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新思想技术引入,增强团队在黔茶文化育人方面的实践能力,校政行企四方联动,分层分类培养黔茶名师团队,大大提升了教师团队的文化素养。近年来,学院建成省级黔茶文化研究创新团队、省级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成茶类大师工作室13个;茶专业教师获评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制茶大师、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技术能手、黔茶工匠、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等省级以上荣誉38项;茶专业学生获评“贵州省技术能手”“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省级荣誉2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