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将在我国迎来大范围禁用。今年3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中,删除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淀粉制品、面包、糕点、焙烤食品馅料等食品中的使用规定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同时降低了它在腌渍的蔬菜中的最大使用量,由原先的1克/千克调整为0.3克/千克。新版标准将于2025年2月8日开始实施。
新旧版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脱氢乙酸及其钠盐适用范围变化。
脱氢乙酸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从添加剂种类具体来说,脱氢乙酸钠是低毒高效的广谱性防腐剂,它能较好地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避免霉变。相较于苯甲酸钠、丙酸钙和山梨酸钾等一般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的防腐剂,脱氢乙酸钠适用范围宽泛得多,pH值在4至8的范围内都比较强。
根据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脱氢乙酸钠可用于腌渍的蔬菜、面包、糕点、烤食品馅料及表面用挂浆、熟肉制品等共12类食品中,其最大允许使用量为0.5-1.0g/kg(以脱氢乙酸计)。
脱氢乙酸钠因为价格低廉,被广泛运用在食品领域,有着高含水量、质地松软属性的面包、糕点等烘焙食品,是细菌理想的“温床”,商家为了延长产品保质期,通常会添加脱氢乙酸钠。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脱氢乙酸钠存在潜在危害”的声音渐起。“别再吃含有脱氢乙酸钠的面包了”“脱氢乙酸钠今后将严禁添加到月饼中”等词条引起关注。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抽检公告的风险解析中提到,脱氢乙酸毒性较低,按标准规定的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是安全的。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被人体完全吸收,并能抑制人体内多种氧化酶,长期过量摄入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会危害人体健康。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文章表示,尽管脱氢乙酸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防腐剂,但是随着对其危害性的研究增多,人们发现长期摄入脱氢乙酸可能引起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表现为肝肾功能性减弱,惊厥、颤抖等,还可能会引起体重的减少和慢性肺水肿。
脱氢乙酸钠的使用争议也曾出现在辣条行业。2018年8月,原湖北省食药监局公布21批次不合格食品,其中1批次辣条也因检出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而“上榜”。
目前只有少数国家仍允许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据天津卫健委官网文章介绍,美国允许脱氢乙酸钠用于切块或去皮南瓜和草莓,其最大使用量不超过65mg/kg,日本允许脱氢乙酸钠用于黄油、奶酪、人造黄油等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不能超过0.5g/kg。
为何对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使用标准进行调整?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的文章称,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一种食品添加剂进行重新评估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在安全性上有新的证据发现,需要重新评估;二是食品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当一种食物的消费量由少变多时,要考虑其中某种食品添加剂累积之后会不会超过安全限值。这些年来,我国烘焙食品的消费量稳步提升。有行业数据显示,目前有九成以上的消费者,每周都会购买烘焙食品。所以,为了规避风险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新标准在烘焙类食品里,禁用脱氢乙酸钠也算是情理之中。
为什么还允许在腌渍蔬菜中用脱氢乙酸钠?一方面是因为它们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占比不太大,在规定标准里使用肯定是安全的。另一方面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脱氢乙酸钠的防腐效果确实也不容小觑,尤其是肉制品、豆制品里面,抑菌能力比常用的山梨酸钾好得多。
在日常认知中,不少人谈添加剂而色变。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孙宝国表示,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初衷首先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另外还有提升食品色香味,也有的是为了防腐的需要,有保鲜的需要,还有加工工艺的需要。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23类,有2000多种,具体可分为防腐剂、着色剂(色素)、甜味剂、膨化剂、抗氧化剂、增味剂、酸度调节剂、增稠剂等大类。
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不能混为一谈。在孙宝国院士看来,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并不会造成食品安全问题,过去一些案例如三聚氰胺或染色馒头,是因为违规使用“非法添加物”或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我们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并非只有现代才有,古代卤水点豆腐使用的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镁,也属于一种添加剂。”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夏天的食盐会很容易吸潮结块,但为什么现在的食盐却很少出现类似现象呢?那是因为食盐中加了抗结剂亚铁或柠檬酸铁铵;在世界范围内,保障食品安全一直是重中之重,食用致病微生物污染的食品引发疾病的情况需要极力避免,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和保鲜剂的话,肉制品、方便食品、水果,甚至酱油和醋等食物或调味品就很容易被致病微生物污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长期过量食用添加剂可能会对我们身体产生危害,而关键词是“长期”“过量”。有些添加剂可能会造成消费者对色彩鲜艳,口味厚重食物的偏好,而这些食物常常营养价值偏低,还会因此让消费者减少天然健康食品的摄入,造成营养摄入不足。
但有些添加剂适量食用还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如营养添加剂。真菌霉菌、油脂酸败带来的健康风险远大于防腐剂本身,对外宣称“不含防腐剂”的食品,消费者亦要理性看待。
防腐剂: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广泛见于碳酸饮料、果汁和面包、糕点等烘焙食品中。主要有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丙酸及其盐类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
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改进食物可口性,减少热量摄入,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两类。常见的有木糖醇、甜菊苷和麦芽糖醇等。多用于饮料、糖果、罐头等产品。
增稠剂:增加食品的粘稠度,常见的有明胶、麦芽糊精、果胶、卡拉胶和黄原胶,多见于乳制品、果冻、冰淇淋等食品中。
着色剂:让食品更加诱人,增加对食品的嗜好及刺激食欲。食用色素按来源分为人工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类。常见的有胡萝卜素、焦糖色素。多见于橙汁、奶酪、糕点和可乐、酱油等深色食品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中欧·体育生态物联网